-
瑞安西部山区牛栏坑自然村,地处海拔500多米,与梅山、李山相毗邻,抗日战争、战争时期属梅山游击区,是平阳县委、浙南特委的常驻地之一。1940年5月开始,平阳县委派员到牛栏坑建立交通联络点,发展党组织。1942年平阳县委转移到梅山地区后,在牛栏坑建立瑞平区委。1944年浙南特委从青景丽地区迁回瑞安后,牛栏坑成为特委常驻地之一。1948年4月7日至5月25日,浙南特委第九次扩大会议在牛栏坑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1944年1月,瑞安县委进驻永峰乡坳后村(今属桂峰乡坳后村),在此发展党员,建立了党支部,后又向永峰乡的河上��、板寮、黄林、桥头炉等地发展,开辟了桂峰根据地。从此,坳后成为瑞安县委以及浙南特委常驻地之一。1949年初,随着全国三大战役的基本结束,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。为配合中国人民渡江和浙南全境,1949年3月9日至4月13日,浙南地委在坳后村张氏宗祠召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1948年11月25日,中国人民浙南游击纵队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成立。这支以红军挺进师留下的战士为种子、以长期坚持浙南斗争的当地干部为骨干、以本地区的党员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组成的人民子弟兵,在中国党的领导下,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,成为配合主力作战、浙南全境的中坚力量。至1949年4月,浙南游击纵队发展到5000多人。同时,拥有9万多名民兵武装,形成了主力、县区武装和民兵三结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黄林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,目前保留的建筑多为清末民初、卵石原木构筑的老房子,总计68幢、2间,其中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民宅达13幢、62间。这些上了年岁的老屋沿着半山腰分布,有的七间联体,有的九间联体,最大的还有十间联体。村中老屋皆是普通民居,没有深宅大院的宏伟,更没有雕梁画栋的瑰丽,镶嵌于青山碧水之间,朴素自然。这些老屋错落有致地沿半山腰分布,村间小道均由卵石铺成。石头砌的墙,石头铺的路,满是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,温州地区学生-频频发生,一大批进步学生和爱国知识青年纷纷涌向浙南游击区,投奔。浙南特委、瑞安县委非常重视对知识青年的吸收和培训工作,于1947年至1949年期间,先后在南坑炉等地举办了5期青训班。每期青训班学习培训时间为2个月左右,学员有20至40人不等。培训形式以上课为主,课堂上既讲授军事知识,又讲授政治和全国战争形势,教员一般由特委、县委或负责人兼任,教材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蒋幼山故居坐落在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海东村东门街27号,为清末建筑,坐北朝南。现存建筑由门台、前天井、正屋、后天井及两厢耳房组成,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。该建筑为中西混合式砖木结构,楼面结构虽经改建,但建筑格局清晰,一楼建筑结构基本完整保存,具有较典型的近代温瑞平原建筑风格,为瑞安市文物保护点。蒋幼山故居原建筑为南北三条轴线,现存建筑为中轴线,原建筑在中轴线上正屋的四角分别各建有三开间中式木构二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1949年3月9日至4月13日,浙南地委为配合中国人民渡江南下和浙南全境,在瑞安县永峰乡坳后村(今桂峰乡坳后村)召开了浙南地委第十次扩大会议。 为贯彻传达会议精神,部署瑞安地方工作,4月18日开始,瑞安县委在永峰乡吴��村(今永安乡吴��村)张氏宗祠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(又称“吴��会议”)。会议由瑞安县委郑嘉顺主持,县委委员、各区委负责人以及县委警卫队主要干部参加了会议。会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1948年11月25日,中国人民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、政治部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正式宣布成立,浙南特委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、郑丹甫为副司令员、胡景�{为政治部主任,下辖三个支队、一个大队、一个警卫大队。同时,浙南特区委员会(简称“浙南特委”)改称为浙南地方委员会(简称“浙南地委”)。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与浙南地委机关驻地同设在板寮村。浙南游击纵队的成立,标志着浙南游击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瑞安博物馆创建于1956年,前身为瑞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、瑞安市文物馆,原址在浙江省著名藏书楼玉海楼内。迄今60余年。瑞安博物馆新馆位于瑞安市罗阳大道瑞安广场东首。瑞安博物馆既是瑞安历史文化记忆的空间,也是百姓参观、求知和休闲的场所之一。瑞安博物馆于2013年建成开放,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、保护研究、宣传教育、休憩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。新馆建筑面积10390平方米,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,丰富的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瞿湖林源古道起讫(途径)地点:起于湖岭镇林源村,止于瓯海区瞿溪镇交界的分水城总长度:5.6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:瞿湖林源古道为瓯海与瑞安瞿湖古道瑞安段,又名分水城古道,古道海拔高度454米,起于湖岭镇林源村,止于与瓯海区瞿溪街道交界的分水城岭,经过分水城向北下山通往瞿溪、温州市区。公元5世纪就已形成,全长5.6公里,道宽1.5米。古道沿途有枫树、松树、竹林等,秋天丹枫似火,是一条很壮观的红枫古道。古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