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位于雁湖景区。在含珠峰西边1公里处。从山麓沿石磴而上,可见一洞向南高悬,洞前有一块紫白相间,纹理如芭蕉的大石梁斜倚洞天。洞内有左右洞,轩豁透爽。右洞宽约20米,高约30米,深约10米,内有清代建筑的木结构楼房五间。左洞上小下大,呈圆锥形,原有飞泉从顶飘洒,地面凹凸不平,有倾斜的岩壁档路,可以观赏,但难以进入。古时,洞的周围多长芭蕉,因而又称芭蕉洞或蕉林洞。清人林文朗的《芭蕉洞》一诗的开首四句写道: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西祭(音)是一座峡谷,其谷底之石,平坦无沙砾,赭色,溪水流淌,犹如长龙游动,故称“龙街”。是中雁的一个华彩乐章。以奇峰怪石为主的众多景点沿涧对列,东西绵亘达五里之长,令人目不暇接,堪称天然画屏。西祭(音)的峰岩姿态万千,肖物拟人栩栩如生,可媲美北雁,而水木清华气韵静穆亦为他处所少见,因而在审美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,可谓雅俗共赏。其结构之美也令人叹为观止:自东向西,八折瀑起笔遒劲,足称“凤头”。龙街逶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雁湖景区。在石柱门左侧,岩削立100余米,环而成壑,壑口两崖如门,瀑从壑中北崖悬空下注,冲击在半崖横突出来的崖石上,如飞珠碎玉般密空飘洒,因风作态,烟雨蒙蒙,状若梅雨,令人叫绝。清人梁祉游过梅雨岩后,写诗一首:“岩上飞泉高百尺,岩前碎玉击寒石。青萝湿处少人来,满地莓苔鹿承迹。”前两句所写的景色依旧;后两句,随着西外谷公路的开通,游人逐渐增多而成为历史的陈迹。瀑下有潭,叫梅雨潭。潭浅而广,潭中有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灵峰景区。在凌霞峰旁的高岗上,昂首东向。在灵峰饭店的花坛旁抬头可见此景。当皓月东升时,那犀牛伸着脖子,遥望月亮,故称“犀牛望月”。为灵峰的著名夜景之一。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西洞又称“仙姑洞”,南雁荡山主要景区之一。入口处有一块巨石,高33米,宽50米,宽4米左右,上镌“东南屏障”四个大字,称“石天窗”。西洞祀朱氏仙姑。仙姑名婵媛,南宋时闹村人,十六岁出家为道姑,遁居此石洞“辟谷二十年”,常采药为人治病,下药立愈,后不知去向,人们在洞口建道院以纪念。洞高18米,宽44米,深29米,建有七间三层楼阁,屋宇大部与洞连接。内洞三楼为前段,额曰“大罗宝殿”。有小方池积聚瀑珠,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羊角洞景区,在湖雾镇兴上村的东面,离羊角洞约3公里。因谷中有白龙潭和乌龙潭,故称“双龙谷”。谷内有白龙潭,是一个椭圆形的深潭,潭水经几折之后,沿着下面的险峻突兀的峡谷怪岩而泻注成为瀑布。瀑布下面的那个碧澄澄绿油油的瓮形潭,即乌龙潭。在双龙谷附近,还有双莲洞等许多优美的景观。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灵岩景区。龙鼻洞又名龙鼻龛,有“雁山碑窟”之称,计有历代摩崖碑刻80多处,为文人墨客拜谒之地。位于灵岩寺右侧的插龙峰下。可从灵岩寺后或寺旁的石蹬小路盘旋而上。洞口朝南,正对玉女峰。深宽各约10米,高约100米。紫黑色两壁顶端按合处,中嵌一条青铜色横石,鳞甲宛然,酷肖一条巨龙婉蜒下绕,将至洞底,垂奏瓠,一爪据地,好像是保护颔中之珠。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雁湖景区。在西石梁洞右侧。登上洞口,即“闻瀑声如雷”。瀑布贴着峭壁从高约160米的高崖上飞湍直泻,在半腰处触石飞溅,小珠状若万斛珠矶闪铄,水声哗哗。有时,瀑水“犹如累大石连坠潭中”,大声镗��。瀑布直坠的那一个圆形的深潭,叫上潭,又名大瀑潭。当瀑布直冲潭面时,除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声外,还可见浪花翻滚如沸腾。上潭水满,流向西南面,再折回南面,流入下潭。下潭大而浅,水清见底,游鱼可数。徐霞客在游记中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仙桥景区。在龙湖的北面,离水库大坝约3公里,是一个曲尺型的奇洞。洞内有三层砖木石结构的建筑,主要用于从事道教活动。二楼设有三块石碑,皆为清代所刻。左右为风景碑,中间的刻有大清光绪二十二年的一道圣旨,题为“钦旌贞烈李姑碑记”,封李玉莲为贞洁烈女。因年月久远,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。三楼香烟袅袅,中供三清祖师,右侧塑仙姑像。仙姑洞开于宣统元年,咸丰年正式开发。据传,清朝咸丰辛酉年(1861),台州临海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位于雁湖景区。在长微村西面半公里的山中。谷口巨石垒垒,南北两侧嶂壁夹峙,高耸入云。南侧嶂壁下部有巨石相依,中留一洞。游人只能从1米多宽的洞中进入谷内。谷深约300米,铺有一条100多级的石磴,看上去象一张云梯。再曲折前行,渐入渐宽,三面嶂壁环合,幽深寂静。谷底左侧嶂顶有个缺口,瀑水悬泻,因谷得名为梯云瀑。瀑下潭广二、三亩,倒景如画。潭水清澈透碧,沁人有脾。在谷口的东南方,一峰拔地而起,高约100米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